在企管專業教育(例如MBA或EMBA)中,學生究竟應該學些什麼?做學生時所喜歡的就是他們長期中真正需要的嗎?教學三十幾年以來,我的結論是:在做學生時,很多人最偏好的是「資訊」,其次是「知識」,但對「能力」的提升則感受不深。然而畢業很多年以後,回憶起來,真正有價值的似乎只有「能力」的部分。
先談「資訊」。學生喜歡聽實務上的故事,若教師能提供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則更能引人入勝。直到目前,還有許多學生或學員希望上課時多討論一些國內外知名廠商的成功案例。殊不知,這些在性質上較接近「資訊」類,大家應從各報章雜誌或專業報導中自行吸收,不宜由教師來提供這些真假參半的資訊。再者,這些具有時效性的資訊,聽的時候心情輕鬆,趣味盎然,幾年後時過境遷,即成過眼雲煙,毫無印象。
其次是「知識」,簡言之即是事與事之間的因果關係及其背後的道理。這些內容在閱讀上比較吃力,即使聽教師仔細講解也相當費神,在實務上如何應用也不易想像,也很難傳授。但如果能體會這些道理以及其推理過程,對學生的思想深度極有助益。
第三是「能力」。也就是研讀分析書面及數字資料、研判內外形勢、聽取不同角度的觀點、下定決策,以及決策後的說服、整合、妥協,甚至辯解的能力,也可簡稱為「聽說讀想」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最有效而經濟的做法是進行深入的互動式個案研討,然而對許多學生來說,卻是課前最花功夫,上課時又必須聚精會神動腦用心的上課方式。這種方式因為要求學生在同學面前公開表達自己未必成熟的想法,因此難免會感到有些壓力。
重心放在「能力」,還有一項缺憾。即是「能力提升」是長期日積月累的結果,每天可能只提升一點點,連自己也很難覺察,何況個案討論只強調過程,未必有標準答案,因此急於評估「學習績效」的學生,幾堂課下來會感到什麼也沒學到。有些教師為了配合學生這種每次上課必須學到「具體東西」的需求,在討論後會提供相關理論來滿足他們。這從前述「知識傳授」的觀點來看十分有效(個案的目的在舉例說明特定學理),但從「能力提升」的觀點,則並非十分必要。
我常請教畢業多年的校友,學校裡學了那麼多學理或模式,曾經用過嗎?答案通常是「觀念有用,但沒有一項理論是可以具體應用的」。問到當年聽到的許多實務故事有用嗎?答案當然是沒有用,因為進入實務界才知道,真實故事比在外界聽到的複雜太多了。
而經過一、二十年以後,還能感受到的教育價值,其實只剩下「聽說讀想」的能力而已。如果這些當初並未包括在教學過程中,校友們自然對學校教育的價值抱持保留態度了。
●本文于2012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