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不改,什麼都將淪為空談

就業問題是當今國家第一等大事,尤其是年輕人的就業情況更令人擔心。然而目前企業卻又普遍找不到人才,可見問題的關鍵是學校中所學與企業人才需求出現嚴重落差。針對此,政府近年來的主要對策是:讓青輔會等單位配合就業機構需求,努力來補足社會新鮮人「最後一哩路」的知能缺口。
但我認為,大學甚至研究所教育本身,即應與職涯發展所需的知能有所連結,使大學畢業生在思維能力、人生態度以及決策與行動上能以這些專業知能為基礎,為用人單位做出更具體的貢獻。換言之,大學裡所學要真的「有用」才行,以為靠兩三個月的補救教育,就能達到「學用相合」,未免想得太簡單。
要解決學用之間的落差,未必需要調整科系,因為任何學術或專業知識的內容,一定可以找到在職場上有所貢獻及創造價值的空間,問題是負責教學的大學教師,對自己專業所能貢獻的方向未必能充分掌握。換言之,解決人才供需的根本之道,在於調整大學的教學內容,甚至必須從大學教師的知能開始補強。如果大學教師都能了解學生所學在職場上哪些可以發揮,哪些尚有不足,而且也有意願去自我提升,就能大幅縮小知能供需的落差,並至少部分解決就業問題與企業的用人問題。
若真有心去做,其實不難。第一,大學教師要設法了解畢業生在職場上,哪些知能是有用的,哪些是不足的,然後努力將自己的專業與這些潛在需求結合,並溶入教學的內容中;第二,要對職場或產業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才能在教學中將正確的職場態度與倫理傳達給學生;第三,針對以上二者去學習、研究並充實自己,改進教學內容。如果大部分大學教師都做到這三項,國家人才的供需平衡,以及畢業生事業的發展必然可以改善。
然而這些理想,在目前制度下都將淪為空談。教育主管單位對大學最重要的評鑑指標是學術成就在國際上的「露出」,至於這些學術研究的過程或成果是否有助於學生將來在職場上的附加價值、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是否對學生未來的人生或職涯發展有正面助益,甚至各校系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學用相合的程度,幾乎完全不在關心的範圍之內。教育主管機關用哪些指標評估辦學績效,校長們自然就會朝這些方向去要求教師,當然也在根本上影響了教師分配時間與精神的方式。目前制度下,繁重的教學時數,加上發表的壓力,使即使原來十分有愛心的年輕教師,也不得不將「學生所學是否有用」一事,列入最後的考慮。
當大部分教師不關心或無力關心學生畢業後去了哪裡、日子過得如何、學的東西有沒有用;當教師在讀書與研究時心裡念茲在茲的是外國學術期刊編輯的想法和偏好;當「教學」在大學中已被制度貶抑成次等的活動時,學用之間的差距怎麼可能消失?
簡言之,制度不根本改變,一切呼籲與期許,都將淪為空談。

本文于2012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