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必須靠自己建構

古人指出「記誦之學不足以為師」,外國學者也認為「智慧難以言傳」,表示僅從書本或聽講所得到的「知識」,本質上與「資訊」十分類似,若無法將之內化,或想通其後的道理,這些聽到或讀到的內容,對提升決策與行動品質的助益不大,不僅難以活學活用,更不可能以其為基礎創造發明出更多的知識。
現代「建構主義」的觀點,更明確主張知識無法經由灌輸而得,我們所真正擁有的知識,必然是自己發展出來的。換言之,讓大家學會去「想」、去「發展知識」或「建構知識」,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現有的或別人所發展出來的知識,只是用來協助學習者去提升本身建構知識的能力而已。
目前類似「資訊」的各種「知識」,在網路上幾乎全都彈指可得,造成「記誦之學」重要性日益降低,因此相對而言,建構知識的能力以及如何活學活用這些自己所建構出來的知識,就變得愈來愈重要。
建構或發展知識的過程,簡言之有兩種方式。第一是以本身原有的知識,去和自己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產生的挑戰與解決辦法去對話或互動;第二是將本身原有的知識,去和別人的相關知識去對話或互動。無論哪一種對話或互動,都讓我們有機會檢視與反省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經由這些不斷檢視與反省的過程,設法補足、強化、修正自己的知識體系。經由此一程序所產生的知識,雖然極可能是別人早已知道的,但唯有經過此一內省與自我學習過程所產生的知識,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有些人能夠從實務經驗中累積出許多想法和道理,有些人則不能,可見僅有實務經驗不夠,還要擁有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的能力。同理,有些人讀書後可以發展出超越書本內容的想法;有些人熟讀書本後,其所知只限於書本所言範圍之內。造成此一差別的,也是因為建構知識能力的高下有別。
以上想法的含意是:讀書必須博覽各門各派的學說或論述,並在比較各家異同之後,試圖發展出自己的知識體系;上課時必須強調同學以及師生之間的多方互動,並在互動中隨時檢討反省,增補自己的想法。而進入社會以後,還要有習慣時常將工作上的課題與學校中所學相比對,藉助兩者的「對話」來發展出自己對各種人情事理的看法,既不拘泥於學理,亦不宜鄙視或摒棄學理。
我認為,現代教學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應該是協助學生發展這種能力或養成這種習慣。

本文于2011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