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技職教育未必能解決問題

    大學生所學與產業需求嚴重脫節,於是許多人就歸咎於當年「大量增加大學而減少技職學校」的政策,並認為反其道而行的「減少大學、擴大技職體系」就是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我認為學校的屬性歸類不是重點,學校裡教師的研究方向與專業取向才是關鍵。這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討論。 
第一,「實際動手做」當然重要,但在當前產業與技術環境下,產業除了需要操作機器的人員之外,可能需要更多有能力運用學理設計產品、機器、流程與制度,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換言之,未來產業職場上所需要的中基層人員,和幾十年前技職體系所培養的,可能已大不相同了。 
第二,普通大學甚至「頂尖大學」的畢業生,難道都要終身研究高深學術,永遠與實際問題保持距離嗎?事實上,我們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憑著他們的學理基礎進入產業來提升產業的競爭力,並在若干年中基層歷練後,再擔任高階的職位。
第三,學生所學必然與教師的專業能力取向密切相關。教師如果有能力解決實務上的問題,或其研究成果能應用在產業上,則其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肯定比較高;如果教師專心於高深的學術研究,則學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興趣及專長也多半在類似主題的學術研究方面。
第四,目前普通大學裡的教師,有不少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並接受企業界委託,從事實際課題的研究;然而也有一些技職院校教師的研究方向十分「理論」,其專長未必在產業界可以真正發揮。可見得學校的名稱屬性並不重要,教師的專長、研究興趣、專業能力才是畢業生能否在產業中發揮的影響因素。
有人認為大陸許多大學教師,在解決產業實際技術問題方面很有經驗,原因之一是其所任教的學校自行開設公司,從事產銷或對外提供顧問服務。為了創收,教師不得不在這些方面長期投入,因而累積了經驗以及憑學理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為了鼓勵大學教師了解業界需求、提升他們對實務問題的興趣與能力,或許不必做到這種地步,但在高教政策上,至少應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去接觸產業界,以了解後者的經營現狀及技術瓶頸,並努力憑藉其學術素養為業界提供服務。
在此一過程中,教師的知能肯定會朝這些方面進步,將來企業界遇到技術問題也可以從大學獲得大量支援;學生所學及心態也會更符合業界的需要,「學用脫節」的問題才會漸漸解決。
反過來說,如果大學教師的研究方向、專長以及心力完全配合國際尖端的學術發展,對本國產業的現狀與問題沒有機會也沒興趣去了解或解決,則其教導的學生進入職場後,當然要自行摸索很久才能發揮作用。
在工學院、商管學院,以及許多以培養專業人才為主要目的的專業學院,此一道理應該都相當接近。

●本文于2013年刊載於《今週刊》 

別讓願景變成空談

企業或任何組織的未來發展應有明確方向,因此需要有策略來指導各單位的決策與行動,用意是希望大家的行動能互相呼應協調,不致各自為政。
從策略制定到行動落實應有一套完整的思考程序,包括對未來環境的假設、對本身能力的檢驗等。經由此一程序,不僅有助於制定策略時的集思廣益,同時也有利於事後的檢討、修正與組織學習。
然而若干年前開始流行的「願景」這個名詞卻可能讓大家誤解了策略的本質。願景原本應是組織整體策略構想的「摘要」,是在經過完整的策略分析與制定過程並產生策略方案以後,才歸納成為願景。通常「願景」的文字優美簡潔,在媒體上呈現有助於組織形象的建立,而且由於簡潔,可以隱藏真正的策略意圖。然而許多領導人一方面可能是對「策略-願景」之間的主從關係未能掌握,一方面或許是由於能力有限,無法處理錯綜複雜的決策與資源分配問題,於是只談願景,卻跳過了實質的策略思考與分析。換言之,許多組織的「願景」,其實只發揮了公關文宣的作用,對組織內各部門的各項決策並未產生指導作用。
若欲使策略對各部門的行動產生指導作用,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能加上深入的分析才能完成。例如當組織選擇策略A之後,研發該怎麼做?行銷通路該怎麼選擇?人力培訓甚至組織劃分的方式的重點應如何?諸如此類,應與當組織選擇策略B之後的做法相當不同。而不同的策略,和各種功能政策、組織方式之間的對應關係十分複雜細緻,加上各別產業的特性相差很大,策略構想及重點又沒有制式的分類,因此這是一項極富挑戰的工作。
實務上有時當面對功能政策或執行方案選擇時,才有機會重新審視組織策略究竟是什麼,或應該是什麼。換言之,策略制定固然在原則上指導了執行上的作法,但當遇見執行面的困難時,也是重新檢討策略的時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是在說明方向雖然重要,但必須對眼前行動有指導作用才有意義。
由於從策略制定到功能政策之間的關聯是如此複雜,因此傳統上策略管理這門課必須大量使用個案教學,而教授策略課程的教師,也應該在企管領域中有較為廣博的學理基礎。

     本文于2013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序──從經典中汲取經營智慧

    中國有幾千年文化,全世界華人也常以此為傲。文化的內涵表現在許多方面-藝術、文學、飲食、禮俗、家族關係,甚至我們日常的應對行為與處世態度,都可視為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除此之外,顯然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文化或文化寶
藏,就是古籍中的經典。
    這些經典是中國古人在本身體驗與觀察別人的生活、生命、功過、成敗以後所累積下來的珍貴心得,內容包括對自身的反省與修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群體的互動、君臣的分際、機構領導人的智慧,以及戰爭的藝術與原則。這些幾乎涵蓋了所有從修身、齊家一直到治國、平天下所有「應用社會科學」的主要議題。
    典籍如此豐富,但我們深入接觸的機會卻不多。許多人對它們的了解似乎只限於中學國文課裡聊備一格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以及從小聽到大,偶而也會朗朗上口的成語(例如「不豫則廢」、「當機立斷」、「知所先後」)。這些對我
們日常的決策或為人處世的原則頗有指導作用,然而當面對更複雜的決策情境時,然會感到不足。西方的管理理論,尤其在策略、組織、領導等方面的重要學理,的確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極有價值的思考角度,但我們對西方的歷史、文學、宗
教、生活態度等,畢竟難稱熟稔,因此對這些經典背後更深層的文化底蘊肯定更感隔閡,於是從中國古籍經典中找尋能夠深化我們人生思想的素材,可能邊際效
果更高。
    然而古籍經典浩瀚,明知其中有寶,卻往往不知從何著手。這本《當孔子遇見哈佛》恰好為我們提供了此一吸收學習的管道。拜讀之後,發現這本書不僅體系相當完整,讓讀者可以從不同的主題略窺各種古籍經典對此一主題的看法;而
且發現其內容與現代的管理哲學也似乎緊密呼應。例如對君主或對軍事將領的領導行為,經典中所建議的幾乎與現代管理學的主張若合符節;又如傳統的經營策略強調的是「為顧客創造價值」,競爭策略談的是競爭者之間的攻防或欺敵,而在中國古籍經典中早已用「奇正相生」的道理來整合雙方的論述。
    又如兵書中的「以寡擊眾」,相當於現代企業在策略上聚焦於特定的目標市場,或集中資源於獨特的價值活動,也就是設法在一片紅海中尋找或創造有利我方的戰場。現代策略管理十分重視「時機」,而這些古籍經典中對「機」的著墨甚多,主張在軍事行動上,不宜冒進,而應等待時機,等到形勢的變化有利於我方時再採取行動。而經典比現代學理談得更多的是:在等待時機的過程中,除了耐心等待之外,還可以採取一些作法來製造對方的「亂」,並在亂的過程中為自己創造更多行動機會。這類戰術,其實在實務上也常出現,但古籍在千年以前早已詳細介紹了。
    此外,經典中對「王道與霸道」的區別、「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的提醒、在「征服」之後「凝聚整合」的重要、成就功業的心性智慧,以及在言辭、行動與領導方面「迂迴」的藝術等,本書中都有極為精彩的說明。古籍中的這些建議,當然不是顛簸不破的真理,更不是經營管理或制定策略時的SOP,但來自千年以前古人的殷切叮嚀,總能讓我們想得更深,考慮得更周詳。
    本書作者李克明董事長學貫中西,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JD)和企管碩士(MBA),在國外及台灣都有豐富的實務經驗,近年來大力推廣經典的研讀,並曾在海峽兩岸針對經典與人生的議題,舉辦數十場專題演講,十分有貢獻。以他的
學經歷以及事業成就來解讀詮釋這些經典,或許和純粹學者之講解經典有所不同。李董事長雖然自謙認為本書是「述而不作」,但事實上在這些議題的選擇、編排、舉例以及解讀中,已大量包括了他自己的人生智慧在內。
    這本書需要仔細精讀,並和自己人生中所曾遭遇的疑問相互對照才能有所啟發。相信希望對自身思想能有所深化的讀者們,可以從本書中受益良多。

         ●序,《當孔子遇見哈佛》,2013